花生畅想记——李堡镇丁所幼儿园大一班班本课程
课程缘起: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孩子们正在散步闲聊时,这时一个孩子大叫起来:“老师,快来看,这是什么呀?”茂茂说:“这是花生吧!”这下,孩子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立刻跑进蔬香园地。看见孩子们对花生如此感兴趣,我们便以“花生畅想记”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关于花生孩子们有哪些问题呢?
根据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共同整理了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花生成熟了
金秋十月,正是硕果累累之际!而我们种植园地里的花生也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花生成熟了,如何收花生呢?
第一步拔花生。“花生终于成熟了,花生终于成熟了,好开心哟!可是怎么将花生挖出来呢?”于是我们用自己找到的工具进行了探索、尝试。看,我们有的挖、有的耙、有的锄、有的掘……忙的可欢啦,不一会儿就陆续听到伙伴们惊喜声“哇塞,我找到花生啦!”“这里的花生好多呀!”……忙忙碌碌了一个早上,篮里、扁里都装满了花生,捧着亲手种植的花生,我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第二步摘花生。“摘花生”环节更是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蹲在田边,将植株上的花生果一颗颗仔仔细细地摘下来,放进自己的小篓子。有的小朋友还和老师比赛, 比比谁摘的多,摘的快。一堆花生一会儿就被摘的精光,孩子们高举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极了!这一刻的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
第三步洗花生。孩子们把摘的花生带到教室。
优优:花生宝宝怎么和我平时见到的花生宝宝有些不太一样。
宁宁:我见过的花生宝宝全身都是白白的。
涵涵: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
当当:要不给他洗个澡吧!
叮叮:我们一起去给花生宝宝洗个澡吧!
苏怡:洗完了,晒一晒。
所有的花生宝宝在孩子们的手里浑身都洗了一遍又一遍,一个个从脏兮兮变成了白兮兮!
第二篇章:认识花生
师:花生长什么样子呢?你在哪里见过花生?花生有什么不同呢?
大一班的小朋友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了。这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的花生调查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宁宁说:花生是长在土地的,花生里面有花生米,我在菜场见过花生,花生有的大,有的小。
涵涵说:花生壳是黄黄的,里面的花生米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我在奶奶家的地里见过花生。
叮叮说:花生是长在地底下的,还有绿绿的叶子。
介绍完自己的调查表之后,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活动《认识花生》,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剥一剥的方式讲解了花生的外形特征。
第三篇章:品尝花生
我们把之前洗好,晒好的花生,送到食堂,让食堂阿姨给我们烹饪出美味的盐水花生。小朋友用手将花生壳剥开,一颗颗美味的花生果从硬硬的壳里蹦了出来,享受着花生的美味。开心极了!
老师:花生还可以怎么吃呢?
宁宁说:老师,我妈妈昨天带我到饭店吃饭,我吃了花生,很好吃。
安安说:我也吃过花生做的菜,是我妈妈做给我吃的。
泓茂说:我最喜欢吃花生酱了!
老师:原来你们吃过这么多花生的美食呀!花生到底可以怎么吃呢?它有哪些营养呢?吃花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请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答案吧!明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你们的调查结果哦!
介绍完调查表之后我们一起讨论总结了花生的不同吃法以及它的营养价值。
第四篇章:玩转花生
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利用现有的花生壳进行创作,激发了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用低结构材料还原花在地下的生长过程,变废为宝,直至遇见一一个新的“花生”。
数学活动《我和花生宝宝做游戏》孩子们玩着花生果,一边圈出单数、双数。
科学活动《有趣的称重》孩子们感知着一粒花生和几粒黄豆一样重呢?通过自己亲手操作来获得答案!
教师感悟:在“花生畅想记”的过程中,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共同探寻花生的秘密。摘花生、剥花生、尝花生、玩花生,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中了解了花生的特点。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充分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做有准备的教师”更好成为幼儿活动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童年是孩子的,游戏是孩子的,课程也是孩子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让孩子做游戏化课程的真正主人,享受最炫的童年生活,留下最美的童年记忆。
用户登录